WeChat ID educenter Intro 道中国教育 育中国未来 http://edu.china.com.cn http://weibo.com/educenter http://t.qq.com/educenter 文 | 钟秉林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展望未来的中国基础教育,一方面是实现更高水平的义务教育,推动九年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和省域内均衡发展,保障每一个孩子都能平等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另一方面是全面普及高中教育,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和完成率,形成多样化、有特色、可选择的高中教育结构,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为学生成长、成人、成功提供坚实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公平和质量—— 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追求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共同追求的目标聚焦到两点:公平和质量。 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审时度势,制定了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积极探索教育公平和提高质量的路径,呈现出了共同的发展趋势。 比如,倡导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重视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推进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关注贫困家庭和农村家庭孩子的受教育机会等。 中国未来基础教育的 七个着力点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成就显著。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学前教育资源快速拓展,高中教育阶段教育实现基本普及,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就K-12基础教育学段而言,截止2015年,小学、初中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7%。上学难的矛盾得到根本缓解,教育发展水平跨入世界中上行列。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性需求越来越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样,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提升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中国基础教育进入了巩固普及成果、全面提高质量、促进均衡发展的新阶段。 展望未来的中国基础教育,一方面是实现更高水平的义务教育,推动九年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和省域内均衡发展,保障每一个孩子都能平等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另一方面是全面普及高中教育,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和完成率,形成多样化、有特色、可选择的高中教育结构,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为学生成长、成人、成功提供坚实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提高落后地区教育普及水平 推进农村中西部、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实现有质量的教育普及,聚焦最困难地区和最薄弱环节,精准施策,持续攻关,保证教育整体普及水平不断提升。 重点是加快普及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提升特殊困难地区义务教育巩固水平,推进中西部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 2 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逐步消除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保障各类人群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重点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 3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探索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 重点是建立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完善学校内部教育质量监督体系,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建立质量监测结果反馈改进机制。 4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改革教师管理和发展机制,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活力,努力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重点是提升教师师德修养水平,完善教师资格体系、准入制度、培养体系和管理机制,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提升教师地位和待遇。 5 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建立标准化、制度化、法制化的教育投入体制和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管理机制,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重点是提高教育财政投入水平,完善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机制,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水平。 6 以信息化助推教育创新与学习革命 探索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推动教育组织形式变革和学习变革。 重点是建设数字化的未来智慧学校,推进教育供给模式与服务业态创新,探索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新形态。 7 提升教育开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坚持互惠共赢的开放战略,全面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务实合作,促使中国教育发展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 重点是构建中外教育合作交流新格局,培育高水平中外合作教育机构与项目,全面提升中外教育交流合作水平,在全球教育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 教师学生国际流动的加速,教学资源的跨国流动和共享,必然伴随着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跨国传播与融合。 我们要把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渗透到人才培养过程之中,给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和国际理解的机会;要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指导学生进行课题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跨国文化交流合作的能力;要将外国文化的本土化与本土文化的国际化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人尽其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质朴的道德情操守、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教育的独特经验;同时,也要认真学习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不断提升中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来源:中国教育学会 编辑排版:祝颖丽 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小编推荐 独家 | 王殿军: 中国教育最不缺的是理念,最缺乏的是实践 独家 | 曹萍: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就是要帮助孩子梦想成真 独家 | 著名演员田少军:用心对待每个孩子,以艺术之铭,弘教育之道 深度 | 刘长铭: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 观点 | 中国制造和中国教育 独家 | 顾明远:我不反对考试,但不赞成应试教育 独家 | 徐凯文:为什么教师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高发? 霞客 | 积极心理学者彭凯平: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主动精神不够 霞客 | 对话孙云晓:80后家长更尊重孩子,是中国一代父母的觉醒 独家 | 肖远骑:拥有坚毅品格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独家 | 芬兰是否将废除分科教学? 10万+误读背后的真相! 专题 | 朱永新:不管世界怎么变,教育就做这一件事! 专题 | 柳斌:校长若培养世界公民,中国将自动消亡! 霞客 | 对话熊丙奇:没有任何人否认营利性的民办教育,退步从何而来? 专题 | 清华大学谢维和:核心素养和提高学生成绩有关联性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